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刑
释义
五刑
五刑wǔ xínɡ  ❶中国古代的五种刑罚。《书·舜典》:“流宥五刑。”五刑的具体名称,见于《书·吕刑》的为墨、劓、剕、宫、大辟;见于《周礼·秋官·司刑》的为墨、劓、宫、刖、杀。自商周时起即已实行,后略有变化,屡加更定。代至代改为笞、杖、徒、流、死。
  ❷中国古代的各种法规。《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五刑纠万民。”此五刑指:野刑,即关于农事的法规;军刑,即关于军事的法规;乡刑,即关于乡党自治的法规;官刑,即关于官吏惩戒的法规;国刑,即礼典。
  ❸中国古代指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见《国语·鲁语上》。
出处:语词卷 • W • wǔ • 五
五刑  ⑴ 中国古代五种刑罚的合称。上古时期苗民即制有“五虐之刑”:劓、刵、椓、黥、丽(即离,指身首分离之死刑)。以后各代出现过多种五刑。有夏、商、周三代流行的奴隶制五刑,见于《尚书·吕刑》的为墨、劓、剕、宫、大辟;《周礼·秋官》则称,司刑之职“掌五刑之法,以丽万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汉以后各代不断修改刑制,北齐已确定鞭、杖、耐(后为徒刑)、流、死五刑,北周整齐为杖、鞭、徒、流、死,并各分五个刑等。隋唐时确立了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最终取代了奴隶制五刑,一直沿用至清末。  ⑵ 古代五种法规的统称。《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五刑纠万民。”五刑是指野刑(关于农事的法规)、军刑(关于军事的法规)、乡刑(关于乡党自治的法规)、官刑(关于官吏惩戒的法规)、国刑(关于国家的礼典)。
出处:法学卷 • 中国法律史 • 一般名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