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人 物
词条 | 释迦牟尼 |
释义 |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 Śākyamuni) 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释迦牟尼为信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相传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属尼泊尔)净饭王之子,属刹帝利种姓。其生卒年代,北传佛教据汉译《善见律毗婆娑》“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前486年,藏传佛教为前961—前881年。南传佛教则作前624—前544年或前623—前543年。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相传他29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说教,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遍访名师。经过六年苦行,悟到苦行不能达到解脱,弃而至菩提伽耶,在菩提树下静思“成道”,得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即在鹿野苑开始传教,为阿若憍陈如等五人说苦、集、灭、道“四谛”和“八正道”等教义,佛经称为“初转法轮”。其后一直在印度北部和中部游行教化,信众很多,尊之为佛陀。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入灭。弟子们将他一生所说的教法记录整理,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佛教逐渐形成世界性的宗教。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人 物 释迦牟尼(Sākyamuni) 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族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之子。其生卒年代,北传佛教据汉译《善见律毗婆娑》“出律记”推断为公元前565—前486年,南传佛教则作公元前624—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前543年。相传他二十九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其梵天创世说教,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遍访名师。经过六年苦行,悟到苦行不能达到解脱,弃而至菩提伽耶,在菩提树下静思“成道”,得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开始传教。其后一直在印度北部和中部游行教化,信众很多,尊之为佛陀。八十岁时,在拘尸那城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入灭。弟子们将他一生所说的教法记录整理,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佛教逐渐形成世界性的宗教。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东方哲学 • 印度 巴基斯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