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拔斯王朝
释义
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  阿拉伯帝国的王朝(750—1258)。中国史籍称为黑衣大食。阿布尔·阿拔斯 (Abu al-Abbās,750—754年在位)推翻倭马亚王朝而创立,因他为麦加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阿拔斯的后裔,故名。首都巴格达。王朝统治前期,农业、工商业发展,文化科学繁荣,势力强盛。后因人民不断起义,封建割据日趋严重,帝国分裂,王朝统治削弱。10世纪中叶后,哈里发先后受白益王朝统治者和塞尔柱突厥人控制。1258年蒙古人攻占巴格达,王朝灭亡。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中世纪史 • 阿拉伯中世史
阿拔斯王朝  亦译“阿巴斯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750—1258)。因崇尚黑色,中国史书称为“黑衣大食”。公元750年,由伊拉克的阿拉伯贵族、先知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裔艾布·阿拔斯(Abū al‘Abbās,722—754),借助呼罗珊人艾布·穆斯林起义推翻伍麦耶王朝的胜利而建立。初定都于伊拉克北部的安巴尔(Anbar),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alManṢūr,754—775年在位)于762年迁都巴格达。王朝在曼苏尔及其之后哈伦·拉希德、马蒙等哈里发在位时期最为昌盛。领土横跨亚、非二洲。经注学、圣训学、教义学、法学、哲学、自然科学和文学都有很大发展。大量古希腊、罗马、波斯和印度的古典哲学、文学、医学和其他学科的著作被译成阿拉伯文。曾对推翻伍麦耶王朝出过力的什叶派残酷镇压,甚至阿里的两个重孙也未幸免。一度重视穆尔太齐赖派的主张,特别是在马蒙及其后两任哈里发的统治时期,奉穆尔太齐赖派的教义为官方信仰,哈里发自称是“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重视政权和教权的结合,故有“伊斯兰帝国”之称。公元9世纪中叶后,王朝日趋衰落。945年布维希人和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先后占领巴格达后,名存实亡。1258年蒙古军攻下巴格达,杀死哈里发穆斯泰尔绥姆(alMusta ‘Ṣim,1242—1258年在位),帝国最后灭亡。
出处:宗教卷 • 伊斯兰教 • 历史事项 • 外 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