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拉丁美洲近代史
词条 | 米达制 |
释义 | 米达制 米达制(Mita ) 克丘亚语“轮换”之意,原为印加帝国的一种劳役制度,即成年印加人必须每年为国王、贵族、寺庙和公共工程服一定时期的劳役。西班牙殖民者统治秘鲁后借用了这一制度,将其作为分派劳役制的一种形式,1574年由秘鲁总督颁布施行。规定每个印第安人公社每年必须抽调七分之一的成年男性到附近的矿山或其他劳动部门服役,实际服役期限为10个月至1年。服役者每周可领取2比索的工资,但百分之八十七要上缴给公社作为贡赋。由于工资不足维持服役期间的生计,服役者还得在另外作为“休息”的8个月中以“自由受雇者”(“明加”)的名义为矿山劳动。矿主往往不遵守有关规定,任意克扣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和期限;矿山中的劳动条件也极其恶劣,劳动极为繁重,结果造成服役者的大量死亡。据估计,在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的200年间,仅秘鲁一地“米达制”就生产出高达25亿比索的财富,服役人数达300余万人之多。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拉丁美洲近代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