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dch/16_1480409147_282/pic/jpeg/rId18.jpeg)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隋唐五代作家
词条 | 柳宗元 |
释义 |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 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公元793年)登进士第,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因和刘禹锡交谊深厚,人称“刘柳”。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捕蛇者说》揭露社会矛盾,批判时政,尖锐有力。《三戒》等寓言,篇幅简短,笔锋犀利。《永州八记》等山水游记,文笔明丽峻洁,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又工诗,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在哲学上,有《天说》、《天对》等重要论著,认为“元气”是物质的客观存在,根本否认在“元气”之上还有最高的主宰。提出天地、元气、阴阳不能“赏功而罚祸”,否定了当时流行的因果报应思想。但崇信佛教,有儒、释、道“三教调和”的主张。有《河东先生集》。 ![]()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隋唐五代作家 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市西南)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封建论》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反对藩镇割据。《送存义序》提出官吏职责是“民之役,非以役民”,勤力劳心使“讼者平,赋者均”。《捕蛇者说》揭露社会矛盾,批判时政,尖锐有力。《三戒》等寓言,篇幅简短,笔锋犀利。《永州八记》等山水游记,文笔明丽峻洁,写景状物,多存寄托。又工诗,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在哲学上,有《天说》、《天对》等重要论著,认为“元气”是物质的客观存在,根本否认在“元气”之上还有最高主宰。提出天地、元气、阴阳不能“赏功而罚祸”,不赞同流行的因果报应思想。然崇信佛教,有儒、释、道“三教调和”主张。《师友箴》、《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篇提倡求师问道,认为人若成才成德不能无师;求师不以身份地位之名,而以师道之实;不必固执师弟子之名,只需有朋友之实,亦友亦师。著作有《柳河东集》传世。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后任礼部员外郎。又任柳州刺史。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共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心理学思想主要有:(1) 提出天人不相预的天人观,即天道与人道各有自己的规律,两者区分严格,互不干预。(2) 在知虑心理思想方面,论述了人的活动对于感知发展的作用。(3) 在情欲心理思想方面继承了“情不可免”的传统思想,主张节欲,反对纵欲。(4) 在性习心理思想方面提出圣凡性相近论,即圣人和凡人在生性上没有多大的差别,任何人都可以发展为圣人。在人性培养方面的两条主要途径是顺从天性和不断努力。主要著作有《柳宗元集》。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中国心理学史 • 人物 柳宗元(773—819) 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捕蛇者说》揭露社会矛盾,批判时政,尖锐有力。其“苛政猛于虎”的比喻,成为后世人们抨击暴政的习用语。《三戒》等寓言,篇幅简短,笔锋犀利。《永州八记》等山水游记,文笔明丽峻洁。善诗,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在哲学上,有《天说》、《天对》等重要论著,认为“元气”是物质的客观存在,根本否认在“元气”之上还有最高的主宰。批评天人感应说,指责董仲舒、刘向、扬雄等人宣扬的君权神授论,“推古瑞物以配受命,其言类淫巫瞽史,诳乱后代”(《柳河东集·贞符》)。批驳天命论、天罚说,以为国家兴亡:“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反对将四时、五行与政治作比附,“苟以合五事配五行而施其政令,离圣人之道,不亦远乎?”认为秦统一中国后,废“封建”,置郡县,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认为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是优于“封建”的国家体制(《时令论上》)。提出“吏为民役”的思想,主张官吏的俸禄来源于人民,应该为民办事。著作有《河东先生集》。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家、政治思想家及学者 柳宗元(773—819) 唐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捕蛇者说》揭露社会矛盾,批判时政,尖锐有力。《三戒》等寓言,篇幅简短,笔锋犀利。《永州八记》等山水游记,文笔明丽峻洁,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又工诗,风格清峭,与韦应物(约737—791)并称“韦柳”。在哲学上,有《天说》《天对》等重要论著,认为“元气”是物质的客观存在,根本否认在“元气”之上还有最高的主宰。提出天地、元气、阴阳不能“赏功而罚祸”,否定了当时流行的因果报应思想。但崇信佛教,有儒、释、道“三教调和”的主张。有《河东先生集》。 ![]()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