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东北地区
词条 | 粟末靺鞨 |
释义 | 粟末靺鞨 粟末靺鞨 亦作“涑沫靺鞨”。粟末部壮大后的新称。因居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附近得名。原分布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松花江上游地区(有在吉林市北以下松花江两岸等说),后经隋炀帝时和高句丽国亡后两次迁徙,部众大多迁居今辽宁朝阳(隋称柳城,唐称营州)地区。以农业为主。隋迁柳城之突地稽部,《旧唐书·靺鞨传》记其“部落家僮数千人,以财力雄边,为夷人所惮”;与隋、唐王朝关系紧密,首领先后任辽西太守、营州都督等。唐时迁营州一支,参与契丹李尽忠叛乱,渡辽水东走,败追讨唐军,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于今吉林敦化境建立震(振)国(后改称渤海),其名遂不见于史。见“靺鞨”。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东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