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X • xiān • 先
词条 | 先师 |
释义 | 先师 先师(xiān shī) 前辈老师。《汉书·刘歆传》:“至孝武皇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礼》《春秋》先师。”颜师古注:“前学之师也。”后亦称已故的老师。 出处:语词卷 • X • xiān • 先 先师 儒教名词。即已逝世的导师。《礼记·文王世子》:“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唐代以前,周公、孔子为先圣,亦称先师。唐初黜周公先圣,只以孔子为先圣,以左丘明、公羊高、孔安国、郑玄、王弼等人为先师。不久又以周公为先圣,孔子降为先师。唐玄宗时,又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亚圣,亦称先师。宋代不再以颜回称先师,先师的称号遂只属孔子一人。宋徽宗时,礼部请以孔子为算学先师,不久又改以黄帝为算学先师。礼部还建议,书学(即书法)、画学、医学均以孔子为先师。唐代中期定制,贡举人每年在皇帝接见以后,应到国子监谒先师。宋代将此制度推广到州府。每年十一月朔,诸州府贡举人在正衙拜见主官以后,择日拜谒先师。宋徽宗时,又规定士人新入学,必以元日谒先圣先师。明清承宋制,专尊孔子为先师,全名为“大成至圣先师”。明清时代,僧庙、道观内,于佛、三清之外,往往同时祀孔,朝廷认为孔子系儒教先圣不宜附属于佛教或道教,屡次下诏禁止。唐代祭先圣先师用帝王礼,南宋时把祭先师与祭社稷一起升为大祀,和祀天地、日月并列。明代中期一度降为中祀,清末又升为大祀。清初规定避先师讳,丘字加邑旁为邱,读为“期”。朱熹认为,士人祭先师,和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一样,既然合乎礼制,就是可以感通,神灵也会歆享。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神 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