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产业内贸易理论
释义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关于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的理论。针对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是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是产业内同类产品的相互交换,即产业内贸易这一现象,加拿大格鲁贝尔(HerbertG.Grubel,1934— )和澳大利亚劳埃德(PeterJ.Lloyd,1937— )在1975年出版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中系统提出产业内贸易理论。该理论从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化和规模经济入手,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后,学者们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提出了各种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模型,如新张伯伦模型(Neo-ChamberlinModels)、兰卡斯特模型(LancasterModel)、布兰德模型(BranderModel)、克鲁格曼模型(KrugmanModel)等,对该理论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该理论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假定(如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规模收益不变等),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性等方面考察贸易的形成机制,从而解释了产业内贸易日益占据国际贸易主要地位的现象。
出处:管理学卷 • 国际商务 • 国际贸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