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选举与科举
词条 | 翻译科 |
释义 | 翻译科 翻译科 清代特有的科举考试科目。清廷为保护满文化并开八旗子弟进身之途而设。应考者限满、蒙、汉军之八旗人。考试分满洲翻译与蒙古翻译两种,满洲翻译以满文译汉文或以满文作论,蒙古翻译以蒙文译满文。亦有院试、乡试、会试,不设殿试。取中生员、举人、进士皆冠以翻译二字,以别于他科。名为三岁一试,实则常因考生不足而罢。一般于京城八旗取二三名,各地驻防八旗取八九名,赐进士出身,以六部主事任用。蒙古翻译多用于理藩院。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选举与科举 翻译科 清代科举考试中特定的考试科目。专为满、蒙、汉军八旗人员而设。分为满洲翻译和蒙古翻译。考以满文译汉文,并作满文论文者为满洲翻译;以蒙文译满文者为蒙古翻译。同于金代试女真文的女直(女真)进士科。顺治时只考取翻译生员,雍正时始考取举人,乾隆时始定会试考中后复试及格,赐进士出身,以六部主事用,蒙古则分理藩院任用。道光末,复试优等者始以翰林院庶吉士用,但只一二名,无殿试分甲之例。生员、举人、进士皆加“翻译”二字,以别于一般的文科。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