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孟子字义疏证
释义
孟子字义疏证
孟子字义疏证  清戴震著。成书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共三卷。戴震以阐释《孟子》中的 “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礼智”、“诚”、“权”等重要哲学范畴的方式,阐发了自己的哲学思想。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理欲论。主张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理存于欲”,不能用所谓天理去禁锢人们正常的生活欲望。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要求,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对近代的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均有一定的影响。成为一些进步思想家批判封建专制政治的一种重要思想武器。在心理学方面涉及形神观、心物观、知虑心理(符节说、光照观和君臣说)、感知与心知、情欲心理(絜情说、同欲说和节欲说)、才智心理(才质说、才性说、才美说和才养说)、性习心理方面(人贵论、差异观、发展观)等。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中国心理学史 • 著作、刊物、机构
孟子字义疏证  清戴震著。三卷。从考据训诂阐发“理”“天道”“性”“才”“道”“仁义礼智”“诚”“权”等哲学范畴的根本意义,以反对“宋以来儒书之言”为主。如认为“理”只是事物的“分理”“文理”“条理”,不能离开事物而单独存在,批判了宋儒“夫以理为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的观点。特别对“天理”和“人欲”的关系剖析极微,指出宋儒的“绝人欲”,也就是“绝天理”。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著 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