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R • rén • 仁
词条 | 仁义 |
释义 | 仁义 仁义(rén yì) 仁爱和正义。如:仁义之师。《荀子·议兵》:“彼仁义者,所以修政者也。”《世说新语·赏誉》:“行仁义为室宇,修道德为广宅。” 出处:语词卷 • R • rén • 仁 仁义 仁和义的合称。儒教“五常”之中最重要的两条原则。仁就是仁爱,义就是适宜。孔子把“仁人”看作道德最高尚的人。董仲舒认为“仁,是天心”(《春秋繁露·俞序》),朱熹认为仁义是天理的表现,因此,保持仁德乃是遵从天意。朱熹认为,五常之中,仁最重要:“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求仁的内容,就是“主敬”,“求放心”,即时刻要好像面对着非常高贵的客人,面对着上帝神灵在进行隆重的祭祀一样,虔诚而恭敬,把自己丢失的道德找回来。找回的方法,是“克己复礼”,即去掉自己的私欲,按礼制的规定行事。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教 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