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词条 | 学规 |
释义 | 学规 学规 古代学校规章之总称。可涵盖学则、学约、学箴、教条、堂规、堂训、院规、规约、规训、规程、规条、规则、揭示、约法、约言等不同名目。《管子》书中所载《弟子职》,《礼记·曲礼》所载“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等言,都被认为是最早的学规。原多为对学童的规训。其内容后世有很大扩展,主要包括办学宗旨、培养目标、进德修身之道、读书治学之法等,也可包括学校章程,即师长择聘、生徒取录、课程设置、教学组织、考课要求等具体规定。最有代表性也最为著名者是为朱熹所拟《白鹿洞书院揭示》(即《白鹿洞书院学规》),分“五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侧重对学生为学、进德的目标、原则、方法的指导,曾被作为国子监学规并颁行天下。明清时期,国家为中央和地方官学颁布有统一学规,如《卧碑》、《圣谕广训》,专重道德规范、思想规诫;而书院则根据自身办学情况拟定各具特色的学规。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