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居延烽燧遗址
释义
居延烽燧遗址
居延烽燧遗址  汉代烽燧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和甘肃酒泉东北部。始置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东汉沿用。烽燧线北起居延泽滨,沿额济纳河(古弱水)南下抵鼎新以南,长逾250千米。由城、障、坞、烽燧、塞墙组成。从北往南,建置有殄北、居延、甲渠、三十井、广地、橐他、肩水、北大河诸塞。塞设候官。这些塞大部属张掖郡居延、肩水两都尉管辖。是汉时抵御匈奴、护卫河西走廊丝绸要道的屏障。现存城郭、烽燧近200座,均夯土构筑而成。塞墙由石垒,或石和柴枝相叠而成。1930年勘察,获木简1万余枚。1972—1976年发掘肩水金关、甲渠候官治所和甲渠塞第四燧遗址,发现关门、障、坞和居住址,出土兵器、农具和生活用器,并获木简2万余枚。
出处:文物考古卷 • 考古 •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