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S • shǒu • 守
词条 | 守制 |
释义 | 守制 守制(shǒu zhì) 封建时代,儿子在父母死后,在家守孝期间不婚娶、不应酬,做官的还须离职,叫做守制。《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姻。” 出处:语词卷 • S • shǒu • 守 守制 古代居丧制度。在守制期内谢绝应酬,不得应考、婚嫁,现任官须离职。各代规定繁简不一。明代凡国丧、品官及庶民丧亡,皆分其同姓九族、异姓母、妻族亲疏之等,守丧三年。实际以二十七个月为满,不计闰。清代官员父母或祖父母亡,解职归家居丧二十七个月,终制后起复。满蒙京官守制,百日后可赴原任衙署办事,但不参与朝会、祭祀,期满起复。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