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钹〔鈸〕  古称“铜钹”、“铜盘”。中国击乐器。铜制,圆形,中部隆起如半球状,其径约当全径的二分之一。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
出处:语词卷 • B • bó • 钹
  亦称“铜钹”、“铜钹子”、“铜盘”。佛教法器名。打击乐器。圆铜片中间突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穿以绸条或布条,手持两片拍打发声。佛教用为法会乐器。有汉钹、巴跋(尼泊尔钹)、霍尔钹等。在藏传佛教诸仪轨中作为鼓的加行(先行)或与鼓同拍。认为其声为诸神仙坛场授喜,为大乐方便与空性智慧双运而得空乐无别之声。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法衣、法器、梵乐、艺术等
  古称“铜钹”、“铜盘”。击奏体鸣乐器。无固定音高。通常是圆形铜片中间呈半圆球状鼓出,中间有穿孔以系绳。尺寸根据钹的类型不同而相异。对钹通常是双手各持一钹片互相撞击发声,单钹则一手持钹或悬挂,由鼓槌敲击发声。约公元4世纪从印度传入中国。唐代十部乐中有七部用到铜钹。后被广泛用于民间歌舞、戏曲、吹打乐等。也用作佛教法器。有大小形制多种。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乐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