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美术卷 • 绘画 • 人物 • 外国
词条 | 纽曼 |
释义 | 纽曼 纽曼(Barnett Newman,1905—1970) 美国画家、雕塑家。生于纽约。早年就学于纽约艺术学生联合学院和城市学院。1930年开始以抽象表现主义风格作画,后来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简捷的单色风格,有时使用原色,在巨大的画面上涂上饱和的单色,中间有并排的线条带垂直或水平地通过画面,如《盟约》。1952年开始的十年间,只用黑白两色作画,形成一种极简主义风格,如《十字位置》系列。后又重新恢复对色彩的兴趣。是纽约画派的代表之一。还创作了一些以钢铁为材料的大型雕塑,如《折断的方尖碑》。对后来美国的色域绘画一派影响很大。作品另有《崇高的伟人》等。 出处:美术卷 • 绘画 • 人物 • 外国 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 英国国教会内牛津运动领导人之一。初系英国国教会信徒,曾抨击天主教,批评罗马教皇。1822年被选为牛津大学奥里尔学院研究员,曾于该校结识牛津运动的另一领导人皮由兹。1824年领受英国国教会牧师职,次年任阿尔本学院副院长。历任牛津大学圣马利亚堂代理牧师、牛津大学布道员。1833年基布尔(John Keble,1792—1866)在牛津大学发表演讲《论民族的叛教》,揭开牛津运动的序幕。纽曼出版《第四世纪的阿里乌》一书积极配合,并为该运动编发的一些小册子写稿,呼吁恢复英国国教会的早期传统;肯定圣公会主教圣职的使徒统治,提倡恢复严谨纪律,持守正统教义,维护圣事和教会礼仪等。在1841年出版的第九十号小册子中,竭力为《三十九条信纲》辩护。认为其基本精神是公教会的,其矛头针对教皇至上论和罗马公教会的某些错误做法,而非针对公教会教义。该小册子激起牛津运动内部的分化,部分参加者转而加入天主教会。次年离开牛津隐退至利特尔莫(Littlemore)。1843年于《保守派杂志》上撰文表示撤回过去对天主教的抨击,同年9月放弃圣马利亚堂的牧师职。1845年发表《试论基督教教义的发展》,以示消除对天主教的疑虑,是年10月正式加入天主教会,引起英国国教会内极大震动。1846年赴罗马,次年升神父。1864年发表《为自己的一生辩护》。1878年被教皇利奥十三世选为红衣主教,次年接受祝圣。死于伯明翰。 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人 物 • 外 国 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 英国神学家、教育家。毕业于牛津大学三一学院,曾任英国国教会主教。1821年在奥里尔学院工作。1828年在牛津大学圣玛利亚学院任教。1833年成为旨在恢复英国国教会、反对欧洲大陆天主教的影响、置国教会于公教会和天主教会之间的牛津运动的领导人。后遭国教会反对。1845年皈依天主教,并任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1873年发表演讲集《大学的理想》,强调大学教学的价值,认为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以自由教育拓展心智,而非单纯地传授知识;捍卫传统大学模式与古典教育的价值。1879年任天主教红衣主教。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 英国宗教哲学家、作家。毕业于牛津大学。1822年成为牛津奥里尔学院院士。1828年任牛津圣玛丽教堂牧师。曾领导英国圣公会内部的改革,号为“牛津运动”。1845年改宗天主教,因而遭人指责,写成《自辩生平》,为自己出于虔诚的信仰而改宗辩护。1854—1858年任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提倡博雅教育,发表系列演讲,后收入《大学的理念界说》。另有宗教哲学著作《信仰的基础》,赞美诗《圣光领路》,戏剧独白诗《格隆梯乌斯的梦》(英国作曲家埃尔加据此所谱乐曲流传更广),宗教小说《得失之间》《卡里斯塔》等。文风简净而优雅,体现其思想和情感的深刻和执著。1879年被教皇任命为枢机主教。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英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