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言学卷 • 语法学
词条 | 定语后置 |
释义 |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 ⑴ 有些学者认为古汉语中有定语置于中心语之后的语法现象。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求人可使报秦者”,即“求可使报秦的人>”之意;韩愈《杂说》“马之千里者>”,即“千里马>”之意;柳宗元《永州八记》“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即“其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之石>”之意。但长期以来,语言学家对于此说多持反对态度,认为“求人可使报秦者”的“者”在动词之后,应是“……的人”之意,而不是“……的”,不能看作定语的标志;《论语》“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其”为定语,“不善者”为中心语,同理可得,“乡人”为定语,“善者”为中心语;《史记·吕太后本纪》“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如果把“诸王最贤者”理解为“最贤之诸王”,“最”跟“诸”就会自相矛盾,跟原意不合。 ⑵ 指现代汉语中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如“他买了鱼三千克、肉五千克”中的“三千克”和“五千克”“我们曾经和党内的机会主义作斗争,左的和右的”中的“左的和右的”。 出处:语言学卷 • 语法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