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强横。《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不懦不耆。”杜预注:“懦,弱也;耆,强也。”
❸憎怒。《诗·大雅·皇矣》:“上帝耆之。”毛传:“耆,恶也。” 另见shì,zhǐ。
出处:语词卷 • Q • qí • 耆
词条 | 耆 |
释义 | 耆 耆(qí) ❶古称六十岁曰耆。亦泛指老。《晋书·食货志》:“九年躬稼,而有三年之蓄,可以长孺齿,可以养耆年。” ❷强横。《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不懦不耆。”杜预注:“懦,弱也;耆,强也。” ❸憎怒。《诗·大雅·皇矣》:“上帝耆之。”毛传:“耆,恶也。” 另见shì,zhǐ。 出处:语词卷 • Q • qí • 耆 耆(shì) 通“嗜”。爱好。《庄子·齐物论》:“鸱鸦耆鼠。” 另见qí,zhǐ。 出处:语词卷 • S • shì • 耆 耆(zhǐ) 致使;达到。《诗·周颂·武》:“胜殷遏刘,耆定尔功。”毛传:“刘,杀;耆,致。” 另见qí,shì。 出处:语词卷 • Z • zhǐ • 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