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指附属的事物。《文心雕龙·诠赋》:“六义附庸,蔚成大国。”按谓赋本古诗六义之一,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❸依傍;假托。如:附庸风雅。
出处:语词卷 • F • fù • 附
词条 | 附庸 |
释义 | 附庸 附庸(fù yōnɡ) ❶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小国国君。《礼记·王制》:“附于诸侯曰附庸。”郑玄注:“小城曰附庸。”原意为小城,引申为次于诸侯的小国封君。例如秦的祖先非子,被周孝王封“为附庸,邑之秦”;后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才被封为诸侯。 ❷指附属的事物。《文心雕龙·诠赋》:“六义附庸,蔚成大国。”按谓赋本古诗六义之一,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❸依傍;假托。如:附庸风雅。 出处:语词卷 • F • fù • 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