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亦称“原气”。指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元气在胚胎时期已经形成,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旧唐书·柳公权传》:“公度善摄生……或祈其术,曰:‘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引申指人类社会组织的生命力。如:疮痍已平,元气渐复。
出处:语词卷 • Y • yuán • 元
词条 | 元气 |
释义 | 元气 元气(yuán qì) ❶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或指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的实体。《论衡·谈天》:“元气未分,浑沌为一。” ❷亦称“原气”。指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元气在胚胎时期已经形成,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旧唐书·柳公权传》:“公度善摄生……或祈其术,曰:‘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引申指人类社会组织的生命力。如:疮痍已平,元气渐复。 出处:语词卷 • Y • yuán • 元 元气 道教教义名词。指宇宙创生之初的有机混沌物质。由道所生,化生阴阳。《庄子》云:“人之生,气之聚也”,“通天下一气耳”。《太平经》云:“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道教的服气、行气、炼气之术,皆以元气论为基础。 出处:宗教卷 • 道教 • 教义、道术 元气 亦称“原气”。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包括元阴、元阳之气。由先天之精所化,并赖于后天荣养,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难经·三十六难》:“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 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基础理论 • 藏象生理 元气 中国哲学术语。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或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的实体。《鹖冠子·泰录》:“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论衡·谈天》:“元气未分,浑沌为一。”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术 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