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先秦两汉作家
词条 | 陆贾 |
释义 | 陆贾 陆贾 汉初政论家、辞赋家。从汉高祖定天下,常使诸侯为说客,以善于辞令著称。官至太中大夫。向高祖提出:“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史记》本传)意即武力可以夺取政权,却不能单靠它来维持政权。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圣”,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作为巩固汉王朝统治的工具。他说:“夫道莫大于无为”,“故无为也,乃无不为也”(《新语·无为》)。对汉初政治曾发生影响。著作有《新语》。又有赋三篇,已不传。《汉书·艺文志》并以他为代表,列有“陆贾赋之属”一类。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先秦两汉作家 陆贾 汉初政论家、辞赋家。楚人。从汉高祖定天下,官至太中大夫。向高祖提出“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的问题(《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指出武力可以夺取政权,却不能单靠它来维持政权。建议适时转型统治政策,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圣”,并辅以黄老“无为而治”思想。认为“夫道莫大于无为”,“故无为也,乃无不为也”。肯定前代圣贤设辟雍庠序之教,定五经、明六艺,以正上下,以绪人伦;肯定教化的作用,认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教化使然也”(《新语·无为》)。对汉初政治曾产生影响。著作有《新语》12篇。又有赋三篇,已佚。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陆贾 西汉初楚人。楚汉战争时从刘邦征战,有辩才,常游说诸侯。汉初奉使南越,拜赵佗为南越王,使其称臣归汉,归后任太中大夫。见刘邦不重《诗》《书》,鄙视儒生,因以天下“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谏之。刘邦乃命其论述秦亡汉兴之历史教训,名其书为《新语》。高后称制时病免家居。为右丞相陈平谋划,促其与太尉周勃深相结交。后与诸大臣、刘姓王侯共诛诸吕。文帝时复使南越,晓谕赵佗取消黄屋称制,内比诸侯。所著除《新语》外尚有赋三篇,已佚。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秦、秦汉之际、西汉 陆贾 汉初政论家、辞赋家。楚人。从汉高祖定天下,官至太中大夫。向高祖提出:“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史记》本传)意即武力可以夺取政权,却不能单靠它来维持政权。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圣”,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他说:“夫道莫大于无为”,“故无为也,乃无不为也”(《新语·无为》)。对汉初政治曾发生影响。著作有《新语》。又有赋三篇,已佚。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家、政治思想家及学者 陆贾 汉初政论家、辞赋家。楚人。从汉高祖定天下,官至太中大夫。向高祖提出:“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史记》本传)意即武力可以夺取政权,却不能单靠它来维持政权。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圣”,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他说:“夫道莫大于无为”,“故无为也,乃无不为也”(《新语·无为》)。对汉初政治曾发生影响。著作有《新语》。又有赋三篇,已佚。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