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寅恪
释义
陈寅恪
陈寅恪1890—1969  中国历史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子。早年赴日本求学,后入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起负笈欧美,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达十余年。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等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以及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和佛教经典,均有精湛研究,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专著,并有《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寒柳堂集》等。有《陈寅恪集》。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文化 • 文化事业 • 人物与著作
陈寅恪1890—1969  中国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学者。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子。早年赴日本求学,后入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起负笈欧美,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1925年起历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等校教授。1949年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以及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和佛教经典,均有精湛研究,曾倡导以诗文证史的研究方法。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金明馆丛稿》、《寒柳堂集》。另有《陈寅恪诗集》。
出处:中国文学卷 • 现代文学 • 作家 作品
陈寅恪1890—1969  史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早年赴日本求学,后入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起负笈欧美,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先后达十余年。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等校教授。建国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以及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和佛教经典,均有精湛研究,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专著,并有《金明馆丛稿》论文数十篇。
出处:中国古代史 • 中国史学史 • 史料 • 史 学 家
陈寅恪1890—1969  江西义宁(今修水)人。1902年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就读上海复旦公学。1910年后留学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具备阅读十几种语言的能力,尤精梵文、巴利文、突厥文及其他中亚古文字。1925年回国,被聘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后,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后任西南联大教授,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赴英国牛津大学任汉学教授。1949年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后转广州岭南大学,院系调整时并入中山大学。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代表作有《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柳如是别传》等,有《陈寅恪集》(13卷)。
陈 寅 恪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人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