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经济卷 • 经济史 • 中国经济史 • 手工业与工矿业
词条 | 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
释义 | 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汉冶萍公司”的全称。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统辖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张之洞在湖北汉阳设炼铁厂,大冶办铁矿。1896年因资金不继,派盛宣怀招商承办,改为官督商办。1898年在江西萍乡开办煤矿。1908年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名为商办,实权为盛把持。从1903年起,盛以厂矿财产作抵押,陆续向日本借款,用生铁和铁砂廉价抵偿。民国时期又续借日款,公司大权全落日人手中。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设备被国民政府迁重庆设大渡口钢铁厂,萍乡煤矿部分设备拆运广西,余均被日军侵占。战后由国民政府接收,生产停顿。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 出处:经济卷 • 经济史 • 中国经济史 • 手工业与工矿业 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简称“汉冶萍公司”。近代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统辖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春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广州创设炼铁厂,同年调任湖广总督,筹办的炼铁厂也随迁汉阳。次年在大别山下动工兴建铁厂。1891年大冶铁矿投产。1893年汉阳铁厂基本完工,次年投产。开始均为官办。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因无力筹措经费,于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由盛宣怀接办。1898年招股一百万两,设“萍乡煤矿局”,在江西萍乡开采煤矿。厂矿经营腐败,不几年负债倍于股本。1908年盛奏准合并扩充,名为“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腐败情况更甚,连年亏损。从1903年起,盛陆续向日本借款,公司逐渐为日人控制。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又续借大量日款,公司大权全落入日人手中。抗日战争时期,除汉阳铁厂部分设备被国民政府迁重庆,萍乡煤矿部分设备拆运广西外,其余均被日军占领。战后由国民政府接收,生产停顿。新中国成立后收归人民所有。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机构、组织 • 机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