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峄山
释义
峄山
峄山  亦称“邹峄山”、“邾峄山”。在山东邹城市东南。《书·禹贡》“峄阳孤桐”,《诗·鲁颂·閟宫》“保有凫、峄”,皆指此。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曾登此山刻石颂秦德。峰峦陡峭峻拔,松柏苍郁。详“峄山”(702页)。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历史地理 • 山、岛屿(坡岭、原、冈、丘、堆、洲等)
峄山  亦称“邹峄山”、“邾峄山”。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南。山上奇峰怪石,陡峭峻拔,岩洞幽深,相互通达,且多松柏清泉。春秋时邾国国君文公曾迁都于峄山之阳,残垣断壁至今犹存。循盘道登山,沿途荞麦石、虎皮石、左龟石、试剑石、卧虎石、思亲石、探海石等千姿百态,嶙峋兀立。白云洞、居龙洞、盘龙洞、隐仙洞、石鼓洞、妙光洞、玉帝洞等各有掌故传说。主峰有五石并立形若芙蓉,名“五华峰”,海拔555米。冠子石为峄山东峰,世传为孔子登峄山而小鲁处。秦始皇登峄山,曾命丞相李斯勒石纪功,世称“峄山石刻”,原碑已佚,元代仿刻碑现存邹城市文物管理所。1986年,在五华峰和“妖精洞”分别发现北朝摩崖刻经,均为《文殊般若经》。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山东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