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美术卷 • 绘画 • 人物 • 中国
词条 | 陈淳 |
释义 | 陈淳 陈淳(1483—1544,一作1482—1539) 明代书画家。字道复,后以字行,改字复甫,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诗文,尝从文徵明学书画,文以为“吾于道复举业师耳,其书出自有门径”。擅写意花卉,粗枝大叶之中别有颖秀之韵,与徐渭并称“青藤白阳”,被推为水墨大写意花卉画派的开创者。亦工山水,斟酌米氏云山而自成面目。书法则以行草名世。 出处:美术卷 • 绘画 • 人物 • 中国 陈淳(1159—1217) 南宋哲学家。字安卿。龙溪(今福建漳州)人。世称北溪先生。朱熹晚年弟子,在朱门与黄榦齐名。欲藉训诂彰明义理,著《北溪字义》,对性、命、诚、敬等重要理学范畴,用朱熹、周敦颐、二程、张载等人的思想进行疏解,是一部理学概念学著作。以“太极”或“理”为宇宙的本体。认定“太极”即派生天地万物之理的总称,与“圣人”之心相合。指出“道”与“理”的区别,“万古通行者,道也;万古不易者,理也”。承认理气相依,但主张理为主宰,“盖二气流行,万古生生不息,不成只是空个气,必有主宰者,曰理是也”(《北溪语录》)。认为人人都禀受天理而拥有“明德”,学者为学,无非讲求力行践履,明理于心。认为致知在于主敬,要求时时警醒此心,并克服偏执之见。著作编为《北溪文集》。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陈淳(1159—1217) 南宋哲学家。字安卿。龙溪(今福建漳州)人。学者称北溪先生。朱熹的学生。心理学思想主要见于《北溪字义》,具体有:(1) 认为性源于理,“理即性也”。主张人性气禀决定论,即人性本善,之所以有善有恶,皆由“气禀不同”所致。(2) 论述了情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3) 论述了“才”的两种涵义,即才料和才能。(4) 论述了志的两个特点,即“趋向”与“期必”,且志包含有决心、信心和恒心。(5) 认为意与心、性、情、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著作有《北溪全集》。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中国心理学史 • 人物 陈淳(1159—1217) 南宋哲学家。字安卿,龙溪(今福建龙海)人。朱熹晚年弟子。著《北溪字义》,对性、命、诚、敬等重要范畴,用朱熹、周敦颐、二程、张载等人的思想进行疏解。以“太极”或“理”为宇宙的本体。认定“太极”即派生天地万物之理的总称,与“圣人”之心相合。指出“道”与“理”的区别,“万古通行者,道也;万古不易者,理也”(《北溪语录》)。理气关系上,承认理气相依,但主张理为主宰,“盖二气流行,万古生生不息,不成只是空个气,必有主宰者,曰理是也”(同上)。著作编为《北溪文集》。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