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崇有论
释义
崇有论
崇有论  西晋裴针对“贵无论”提出的主张。认为“以有为本”,“无”无非是“有”的亏损的状态。提出“理之所体,所谓有也”的见解,肯定“有自生”,而非“生于无”。“有”不仅指自然物,而且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如封建礼教等。从维护名教立场出发,他认为“贵无”而“贱有”,必定破坏政治制度权威性:“贱有则必外形,外形则必遗制,遗制则必忽防,忽防则必忘礼。礼制弗存,无以为政矣。”(《崇有论》)从“崇有”出发,肯定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强调人们的行为应该以礼教的规定性为准绳。抨击当时名士为人不讲仁义、做官不理政务的放达行为,强调人的行为应该“居以仁顺,守以恭俭,率以忠信”。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崇有论  西晋裴著。载《晋书·裴秀传》。坚持“无”不能生“有”,提出“形象著分,有生之体”,认为一切有形象的具体存在物,都是各自存在的本体,而整个世界则是“总混群本,宗极之道”,由万有本身组成,否定何晏、王弼等的“贵无”思想。并提出“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和“济有者皆有也,虚无奚益于已有之群生”的思想。在当时思想界有较大影响。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著 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