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词条 | 克罗齐 |
释义 | 克罗齐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 亦译“柯罗齐”。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就读于罗马大学。历任参议员、教育大臣、不管大臣。倡导精神哲学(亦称“纯粹精神哲学”)。认为精神具有两种形式:理论的和实践的。理论的精神分为直觉的和逻辑的;实践的精神分为经济的和伦理的。这四种精神的发展过程具有“差异统一原则”。在美学上,提出直觉即抒情的表现、直觉即艺术亦即美学、语言即艺术等论点,对现代西方美学理论影响较大,并成为表现主义的根据之一。主要著作有《精神哲学》《美学与政治》《论黑格尔》《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与死东西》等。 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外国美学史 • 人 物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 一译“柯罗齐”。意大利历史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03年创办《批评》杂志,并长期任主编。步入政坛后,曾先后担任教育大臣(1920—1921)、不管大臣(1944年)、立宪会议成员(1946年)、复兴自由党主席(1943—1952)等职。一生著述范围甚广,在哲学、史学与美学等方面均有建树。其历史观深受黑格尔影响,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名言。主要著作有《精神哲学》(4卷)、《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等。 出处:世界历史卷 • 史 学 史 • 历史学家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 亦译“柯罗齐”。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就读于罗马大学。历任参议员、教育大臣、不管大臣。倡导精神哲学(亦称“纯粹精神哲学”)。认为精神具有两种形式:理论的和实践的。理论的精神分为直觉的和逻辑的;实践的精神分为经济的和伦理的。这四种精神的发展过程具有“差异统一原则”。在美学上,提出直觉即抒情的表现、直觉即艺术亦即美学、语言即艺术等论点,对现代西方美学理论影响较大,并成为表现主义的根据之一。主要著作有《精神哲学》《美学与政治》《论黑格尔》《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与死东西》等。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现代哲学 • 人 物 • 意大利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 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史学家、文艺批评家。新黑格尔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毕业于罗马大学。1903年创办并主编文艺批评刊物《评论》。1910年任终身参议员。1920年任教育部长,墨索里尼上台后因拒绝同法西斯政权合作被撤去部长职务。1934年重建自由党并任主席。1947年建立意大利历史研究院。倡导精神哲学(亦称“纯粹精神哲学”)。在美学上首倡表现说,认为直觉即表现,直觉所表现的是主观情感,一切直觉都是抒情的表现;直觉即艺术,艺术与直觉两者都是抒情的表现。对现代西方的文艺学说与美学理论影响较大。主要著作有他称之为“精神哲学”的4部论著:《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逻辑学:作为纯粹概念的科学》《实践哲学:经济学和伦理学》《历史:它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作为自由的故事的历史》《论黑格尔》《黑格尔哲学中的死东西与活东西》《历史唯物主义和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意大利史》《19世纪欧洲文学》等。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意大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