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止观
释义
止观
止观zhǐ ɡuān  佛教用以指修行的主要法门。“止”即扫除妄念,专心一境;“观”是在“止”的基础上得出智慧,辨清事理。主张通过“止观”即可“悟”到“性空”而成佛果。
出处:语词卷 • Z • zhǐ • 止
止观  佛教教义名词。佛教修习的重要方法。“止”,译自梵语Śamatha,亦译“禅定”,意为“扫除妄念,专心一境”;“观”,译自梵语Vipaśyaṅā,意为在“止”的基础上发生智慧,辨清事理。“止观”即“禅定”和“智慧”的并称。佛教主张通过“止观”,即可“悟”到“性空”而成佛。天台宗提倡“止观双修”,作为一切修习方法的概括,但不限于传统的静坐默想。禅宗将两者作为“体用”关系,构成自己理论认识和宗教实践的基础。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教 义
止观  佛教修习的重要方法。“止”,译自梵语S'amatha,亦译“禅定”,意为扫除妄念,专心一境;“观”,译自梵语Vipas'yanā,意为在“止”的基础上发生智慧,辨清事理。“止观”即“禅定”和“智慧”的并称。佛教主张通过“止观”,即可“悟”到“性空”而成佛。天台宗提倡“止观双修”,作为一切修习方法的概括,但不限于传统的静坐默想。禅宗将两者作为“体用”关系,构成自己理论认识和宗教实践的基础。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术 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