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外国戏剧 • 欧 洲 • 法 国
词条 | 雨果 |
释义 | 雨果 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 法国文学家。父亲为拿破仑的将军,幼时随父在意大利、西班牙度过童年,1813年回国。中学毕业后学习法律。除了在诗歌、小说等领域取得非凡成就之外,还在戏剧革新方面做出巨大贡献。1827年发表《<克伦威尔>序》,全面清算了古典主义,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1830年,其代表作《欧那尼》在法兰西喜剧院成功上演,成为浪漫主义最终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其他重要剧作包括《吕克莱斯·波基亚》、《吕依·布拉斯》等。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外国戏剧 • 欧 洲 • 法 国 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 法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生于军官家庭。早期诗作《短歌集》将中世纪理想化,歌颂波旁王朝复辟。后受进步思想启发,逐步摆脱保皇党观点。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接着写出《爱尔那尼》,该剧的上演表达了人民对暴政的不满,同时标志着浪漫主义的胜利。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路易·波拿巴政变后,被迫离开法国。先后发表反对路易·波拿巴的作品《小拿破仑》和诗集《惩罚集》。所作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性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1870年回国。1874年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大革命高潮中的动人场景。诗集《历代传说集》歌颂历史上人民反对罪恶统治者的斗争。作品还有抒情诗集《秋叶集》、《黄昏之歌》、《心声集》、《光与影》,以及政论和演说稿等。1841年当选为法兰西语文学院院士。 雨 果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法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