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词条 | 布迪厄 |
释义 | 布迪厄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 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哲学家。巴黎欧洲社会学研究中心主任。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20世纪50 年代在阿尔及利亚从事人类学研究,后转向社会学。开创了许多调查架构和术语,如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以及惯习、场域或位置,以及象征暴力等概念,以揭示在社会生活中的动态权力关系。著有《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作用》(与帕斯隆合著)、《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外国教育史 • 人物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 法国社会学家。就读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早年曾到阿尔及利亚服兵役。1982年成为法兰西学院社会学院士。把结构方法引入社会学,主张从结构与惯习的交织作用中来理解实践。认为实践的重要特征是紧迫性、经济必须条件的约束、模糊性以及总体性,把握这些特征必须从对规则的关注转向对策略的重视。提出“惯习”、“场域”等概念。认为惯习是一种生成结构,它塑造、组织着实践,并生产着历史,而本身又是历史的产物。场域则是一种带有权力(资本)的关系网络,是一种争夺和投入的空间,是人为的社会建构。他把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认为三者间的兑换是分析社会再生产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著作有《区隔》、《实践的逻辑》、《语言和象征权力》等。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人 物 • 法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