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词条 | 师夷制夷 应变图强 |
释义 | 师夷制夷 应变图强 师夷制夷 应变图强 清末魏源的政治主张。“师夷”指学习西方国家军事技术上的长处。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善师外夷者,能制外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制夷”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避敌之所长,攻敌之所短。“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系在鸦片战争期间为抵抗英军入侵而提出,并以此作为《海国图志》的指导思想。魏源认为,要富国强兵,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西方的先进技术是“有用之物”。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这是对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政治主张的发展,“师夷制夷”是“应变图强”的一种措施。魏源认为要摆脱当时整个社会面临“鱼烂河溃不可救”的困境,应革新,只有变法才能图强。他强调“变古愈尽,便民愈甚”(《魏源集》上册)。“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魏源集》下册)。认为:“小变则小革,大变则大革;小革则小治,大革则大治。”“师夷制夷”“应变图强”的主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的改革成法、放眼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标志着近代“中西”之争的开始。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