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帝后党争
释义
帝后党争
帝后党争  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以慈禧太后为中心的后党和以光绪帝为中心的帝党之争。后党主要是荣禄、李鸿章、刚毅、孙毓汶、徐用仪等中央和地方的重臣大吏,控制着军政实权,宫内则有总管太监李莲英。帝党主要是孙家鼐、志锐、文廷式、汪鸣銮、长麟、张謇等官僚士绅,奉翁同龢为首领,掌握着发布上谕的权力。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帝党多主战,后党多主和。此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帝党欲谋富国强兵,逐渐倾向维新,赞成变法,与维新派结盟。1895年,帝党与维新派合力将后党大臣孙毓汶、徐用仪逐出军机处,又任命翁同龢和李鸿藻为总理衙门大臣。后党则陆续斥逐帝党要员文廷式、汪鸣銮、长麟、志锐等,削弱帝党。戊戌变法期间,帝后党争达于高潮。在光绪帝明定国是,下诏变法后,后党随即黜退帝党首领翁同龢,任命荣禄署直隶(今河北)总督,统率北洋三军,掌握军政实权。9月21日,后党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帝后党争终以慈禧太后总揽全权而结束。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事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3: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