❺”。显现出来。如:露脸;露马脚。《汉书·扬雄传下》:“今乐远出以露威灵。”颜师古注:“露谓显暴不深固。” 另见lù。
出处:语词卷 • L • lòu • 露
词条 | 露 |
释义 | 露 露(lòu) 义同“露(lù) ❺”。显现出来。如:露脸;露马脚。《汉书·扬雄传下》:“今乐远出以露威灵。”颜师古注:“露谓显暴不深固。” 另见lù。 出处:语词卷 • L • lòu • 露 露(lù) ❶空气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发热量(温度一般在0℃以上)而凝结在其上的水珠。常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 ❷润。《汉书·鼂错传》:“覆露万民。” ❸用花、果、药材等蒸馏而成或在蒸馏水中加入药料、果汁等制成的饮料。如:玫瑰露;金银花露;果子露。酒亦有称露的。如:蔷薇露。 ❹露天;在屋外。如:露营。 ❺显露;泄露。《礼记·孔子闲居》:“风霆流形,庶物露生。”《后汉书·蔡邕传》:“事遂漏露。” ❻败坏。《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庄子·渔父》:“田荒室露。” ❼通“路”。《周书·武帝纪上》:“〔建德〕三年正月壬戌,朝群臣于露门。” ❽通“辂”。大车。多指帝王所乘之车。《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蒌,以处草莽。”裴骃集解引服虔曰:“荜露,柴车,素木辂也。” ❾姓。汉代有露平。 另见lòu。 出处:语词卷 • L • lù • 露 露 空气中水汽凝结在地面或地物上的液态水。由贴近地面的空气中水汽受地面或地物表面散发热量而降温到露点以下,所含水汽的过饱和部分在地面或地物表面上凝结而成。常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露水的量虽少,但在少雨地区或干旱季节却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和大气化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