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E • ér • 臑
词条 | 臑 |
释义 | 臑 臑(ér) 通“胹”。煮熟。枚乘《七发》:“熊蹯之臑。” 另见nào,nuǎn,rú。 出处:语词卷 • E • ér • 臑 臑(nào) 人体的上肢或牲畜的前肢。《仪礼·特牲馈食礼》:“尸俎:右肩、臂、臑、肫、胳。”胡培翚正义引《礼经释例·释牲》:“肩下谓之臂,臂下谓之臑。”《灵枢·经脉》:“颔肿不可顾,肩似拔,臑似折。” 另见ér,nuǎn,rú。 出处:语词卷 • N • nào • 臑 臑(nuǎn) 温;暖。《宋书·刘湛传》:“会湛入,因命臑酒炙车螯。湛正色曰:‘公(刘义真)当今不宜有此设。’” 另见ér,nào,rú。 出处:语词卷 • N • nuǎn • 臑 臑(rú) ❶嫰软貌。《楚辞·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些。” ❷通“蠕”。《荀子·臣道》:“喘而言,臑而动。”杨倞注:“臑,微动也。” 另见ér,nào,nuǎn。 出处:语词卷 • R • rú • 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