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指妻室。韩翃《送客还江东》诗:“遥怜内舍着新衣,复向邻家醉落晖。”
出处:语词卷 • N • nèi • 内
词条 | 内舍 |
释义 | 内舍 内舍(nèi shè) ❶宋制,太学三舍之一。宋代熙宁年间分太学为三舍:上舍、内舍、外舍。也叫“三学”。初入学者为外舍,由外舍升内舍,由内舍升上舍。 ❷指妻室。韩翃《送客还江东》诗:“遥怜内舍着新衣,复向邻家醉落晖。” 出处:语词卷 • N • nèi • 内 内舍 宋代学校实行三舍法的第二等级。熙宁四年(1071年)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逐级递升的等级,内舍生为200人,元丰时增为300人。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重建太学,以百人为限。元符二年(1099年)推行于州学,亦置内舍。内舍生在学连续三次月试(私试)被黜,令退降外舍;每二年举行公试(升舍试),由学官主持,试卷密封誊录,凡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并当年平时表现考核合格,升入上舍。参见“三舍法”。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内舍 宋代学校实行三舍法,第二等称内舍。庆历四年(1044年),太学内舍招生二百人,由朝廷支给食钱。熙宁四年(1071年),太学行三舍法,内舍名额仍旧。元丰二年(1079年),增为三百。元符二年(1099年),州学皆置内舍。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太学重建,内舍为百人。外舍生在学满三季,年终积分合格,次年公试入等,升补内舍,内舍生连续三次私试被黜,则退降外舍。内舍生两年一次赴上舍试,结合当年校定分数,合格者升补为上等、中等、下等上舍生。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