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环境科学卷 • 环境生物学
词条 | 非洲大蜗牛 |
释义 | 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Achatingfulica) 亦称“花螺”、“法国螺”。外来种之一。柄眼目,玛瑙螺科。贝壳长卵圆形,深黄色或黄色,具褐色白色相杂的条纹;脐孔被轴唇封闭,壳口长扇形;壳内浅蓝色螺层数为6.5~8;软体部分深褐色或牙黄色,贝壳高10厘米左右。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色,黏液无色。喜栖息于植被丰富的阴暗潮湿环境及腐殖质多的地方。6~9月最活跃,晨昏或夜间活动。食性杂而量大,幼螺多为腐食性。原产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奔巴岛,马达加斯加岛一带。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中国福建厦门发现,现已扩散到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咬断各种农作物幼芽、嫩枝、嫩叶、树茎表皮,危害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也是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 出处:环境科学卷 • 环境生物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