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危险。《书·顾命》:“疾大渐,惟幾。”
❸查察。《周礼·地官·司关》:“国凶札,则无关门之征,犹幾。”亦作“讥”。 另见jī几,jǐ几,jì,qí,qǐ。
出处:语词卷 • J • jī • 幾
词条 | 幾 |
释义 | 幾 幾(jī) ❶亦作“机”。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迹象。《易·系辞下》:“幾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王弼注:“吉凶之彰,始于微兆。”孔颖达疏:“幾,微也。”引申为事端。《书·皋陶谟》:“一日二日万幾。” ❷危险。《书·顾命》:“疾大渐,惟幾。” ❸查察。《周礼·地官·司关》:“国凶札,则无关门之征,犹幾。”亦作“讥”。 另见jī几,jǐ几,jì,qí,qǐ。 出处:语词卷 • J • jī • 幾 幾(jì) 通“冀”。盼望。顾炎武《吴同初行状》:“又幾其子之不死而复还也。” 另见jī,jī几,jǐ几,qí,qǐ。 出处:语词卷 • J • jì • 幾 幾(qí) ❶见“沂鄂(yín è)”。 ❷通“颀”。长貌。《史记·孔子世家》:“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长。” 另见jī,jī几,jǐ几,jì,qǐ。 出处:语词卷 • Q • qí • 幾 幾(qǐ) 通“岂”。《荀子·荣辱》:“是其为相县也,幾直夫刍豢稻粱之县糟糠尔哉?”杨倞注:“幾读为岂。” 另见jī,jī几,jǐ几,jì,qí。 出处:语词卷 • Q • qǐ • 幾 幾 事物出现前或变化前的细微朕兆。《周易·系辞下》:“幾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庄子》认为“幾”是潜藏于物种内部的一种朕兆、契机,在适当条件下可形成新的物种。“种有幾,得水则为█(继)。”(《至乐》)明清之际方以智认为“幾”包含事物进一步发展变化的端倪。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术 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