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宋元话本前面的引子。周亮工《书影》卷一:“故老传闻:罗氏(罗贯中)为《水浒传》一百回,各以妖异语引其首;嘉靖时,郭武定(郭勋)重刻其书,削其致语,独存本传。金坛王氏(王思任)《小品》亦云此书每回前各有楔子,今俱不传。”致语,盖即“入话”、“得胜头回”、“楔子”之类,但与元杂剧的楔子不完全相同。
出处:语词卷 • Z • zhì • 致
词条 | 致语 |
释义 | 致语 致语(zhì yǔ) ❶宋时艺人献技之前,先作祝颂之辞,叫做“致语”。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诸军百戏,呈于楼下。先列鼓子十数辈,一人摇双鼓子,近前进致语,多唱‘青春三月蓦山溪’也。” ❷宋元话本前面的引子。周亮工《书影》卷一:“故老传闻:罗氏(罗贯中)为《水浒传》一百回,各以妖异语引其首;嘉靖时,郭武定(郭勋)重刻其书,削其致语,独存本传。金坛王氏(王思任)《小品》亦云此书每回前各有楔子,今俱不传。”致语,盖即“入话”、“得胜头回”、“楔子”之类,但与元杂剧的楔子不完全相同。 出处:语词卷 • Z • zhì • 致 致语 古代戏曲、曲艺名词。 ❶宋代艺人表演前的致辞,多是颂赞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诸军百戏,呈于楼下。先列鼓子十数辈,一人摇双鼓子,近前进致语,多唱‘青春三月蓦山溪’也。” ❷宋元话本前的“入话”,略似近代曲艺中的书帽。清代周亮工《书影》卷一:“故老传闻:罗氏(贯中)为《水浒传》一百回,各以妖异语引其首,嘉靖时郭武定(郭勋)重刻其书,削其致语,独存本传。”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中国戏曲 • 源 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