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锭
❶”。
❷也叫“锭”。古代照明器具。青铜制。上有盘,中有柱,下有底。也有盘下为三足,旁有柄可执。盘用来盛油。有作树枝形的,每枝承一镫盘。也有作人物形的,如长信宫镫。还有作动物形的,如朱雀镫、羊镫。有柱作雁足形的,称为雁足镫。流行于汉晋时。 另见dènɡ。
出处:语词卷 • D • dēnɡ • 镫
词条 | 镫 |
释义 | 镫 镫〔鐙〕(dēnɡ) ❶通“豋”。古代盛放熟食的器具。《仪礼·公食大夫礼》:“实于镫。”郑玄注:“瓦豆谓之镫。”按祭祀时所用的豋多用金属制成,故写为“镫”。参见“豋”、“豆㊁ ❶”、“锭 ❶”。 ❷也叫“锭”。古代照明器具。青铜制。上有盘,中有柱,下有底。也有盘下为三足,旁有柄可执。盘用来盛油。有作树枝形的,每枝承一镫盘。也有作人物形的,如长信宫镫。还有作动物形的,如朱雀镫、羊镫。有柱作雁足形的,称为雁足镫。流行于汉晋时。 另见dènɡ。 出处:语词卷 • D • dēnɡ • 镫 镫〔鐙〕(dènɡ) 马鞍两旁的铁脚踏。周昂《利涉道中寄子端》诗:“遗鞭脱镫初不知,指僵欲堕骨欲折。” 另见dēnɡ。 出处:语词卷 • D • dènɡ • 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