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物理学 • 普通海洋物理
词条 | 海冰 |
释义 | 海冰 海冰 海洋中一切冰的统称。包括由陆地滑入或江河注入的淡水冰和由海水直接冻结的冰。冬季气温逐渐降低,海水温度随之下降,冷却至冰点以后,海面开始出现冰。当海水盐度低于24.695,密度最大时的温度在冰点以上,上下层海水都冷却到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以后,对流停止,只要表面海水继续冷却到冰点就可以结冰。当海水盐度高于24.695,密度最大时的温度在冰点以下,接近冰点的表层水将比下面暖水重,引起海水上下层对流,从而减慢海水降温,只有上下层海水混合至冰点时,才能发生结冰现象。当海水盐度等于24.695,密度最大时的温度和结冰温度都是-1.33℃,结冰开始。先有针状、薄片状的冰晶析出,它们集聚在海面,形成暗灰色的初生冰(此外,在水温接近冰点的海面上,降雪不被融化亦形成初生冰)。在波动的海面上,初生冰遇冷进一步结冰。如果海面平静,剧烈冷却的初生冰便形成灰冰皮,继而发展成为灰白冰和白冰。和海岸或海底冻结在一起的海冰称为“固定冰”;能随风、海流漂移的海冰称为“流冰”(或“浮冰”)。按冰的外貌分为平整冰、重叠冰和堆积冰。海冰在冻结与融化过程中,都会引起海况的变化;流冰能给船舰的航行和海上建筑物造成危害。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物理学 • 普通海洋物理 海冰 在海洋上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冰。包括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咸水冰和由陆地注入海洋的淡水冰。与海岸或海底冻结在一起的海冰称为固定冰,能随风和海流漂移的冰称为浮冰或流冰。从入海冰川分离下来的、高出海面5米以上的巨大冰块称为冰山。海冰主要分布在高纬度海域,尤以极地海域为最多,某些中纬度海域也有发生。流冰对舰船活动、水中武器使用、海上运输及石油开发等有很大影响。固定冰可使港口、航道、河口封冻。 出处:军事卷 • 军事气象 • 空间天气 • 水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