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中国经济思想史 • 著作
词条 | 海国图志 |
释义 |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 书名。清魏源著。以《四洲志》为基础扩编,初刻于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共五十卷,1847年增补刊刻为六十卷,1848年辑录徐继畲的《瀛环志略》及其他资料,补成一百卷,1852年(咸丰二年)刊行。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较为详尽较为系统的世界史地著作。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中国经济思想史 • 著作 海国图志 清魏源编著。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完成五十卷,后不断修订、增补,1852年(咸丰二年)扩为一百卷,计八十八万字。是书“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叙》),强调要学习西方军事工业与科学技术。摆脱了传统夷夏观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政治心态的束缚,为近代中国最早具有世界眼光著作。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等情况,又特设《筹海篇》、《筹海总论》,把整个世界展现在国人面前,于西欧各国尤其是英国政治制度,有较为清晰的介绍。对美国民主共和制极尽赞扬之言:“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卷五十九)虽区分出君主制、民主制、君民共主制,但不知其间的好坏。把英国议会制度比作军机处,尚未认清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本质。对西方政治制度有新鲜感,但不主张中国仿行。认为中国是礼义之邦,政治制度上是先进的,为新旧交替时代烙印的体现。是书图文并茂,附有各种地图七十余幅,船炮器物图八十余幅,还有《中西历法异同表》、《各国教门表》近十幅。问世以后,有广泛的影响。“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倡日后洋务运动之先声。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礼赞,对后来的改良派、维新派有启迪意义。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著作 海国图志 书名。清末魏源编著。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作者受林则徐嘱托,根据《四洲志》和其他文献书刊编纂,记述世界舆地及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书中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对当时和后来的思想界有很大影响,对日本明治维新也有一定影响。有1842年五十卷、1847年六十卷和1852年(咸丰二年)一百卷等刻本。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报刊、史料 • 史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