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管理学卷 • 管理学史 • 学 派
词条 | 凯恩斯主义 |
释义 |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 当代流行的西方经济思潮之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为适应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而形成。创始人为凯恩斯,主要代表有英国贝弗里奇(William 出处:管理学卷 • 管理学史 • 学 派 凯恩斯主义 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加强国家干预调节经济以消除资本主义失业的理论和政策体系。创始人为英国凯恩斯,主要代表有英国哈罗德、罗宾逊,美国汉森、萨缪尔森、托宾、克莱因等。认为失业和经济危机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认为只要国家采取适当政策,调节经济,增加有效需求,就可以消除危机,解决失业问题。主张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如实施赤字财政,兴办公共工程,降低利率,实行捐税优惠,以刺激私人投资,鼓励消费,加紧对外经济扩张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保持充分就业作为政府的政策目标,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占统治地位。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外国经济思想史 • 概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