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寺 院
词条 | 艋舺龙山寺 |
释义 | 艋舺龙山寺 艋舺龙山寺 中国佛教寺院。在台湾省台北市西南,临淡水河。创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是全台400余座“龙山寺”中最为闻名的一个,也是台北三大古刹之一。其地原名“艋舺”(今万华),为台北市区的发轫地。清初,艋舺逐渐成为人口稠密之地。为祈求神灵庇护,乡绅黄典谟率三邑代表,前往闽南千年古刹——福建晋江安海镇型厝村龙山寺,“恭请”祖家守护神观音菩萨“分灵”赴台,建寺供奉,故名,时为全台寺庙之冠。大殿供奉观音菩萨,后殿祀海神天妃(即莆田湄洲天后妈祖)。现存建筑多为1920—1926年改建,1952—1963年重修并扩建。主要建筑有前殿、中殿、后殿、钟鼓楼以及厢堂、享堂、月台等。该寺集释、道、儒三教之神于一堂,是当地居民宗教活动中心。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寺 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