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座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建筑构造
词条 | 须弥座 |
释义 | 须弥座 须弥座 亦称“金刚座”。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台基。原为佛像下的基座,后为建筑所采用。外形由上枋、下枋和束腰组成。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 须弥座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建筑构造 须弥座 亦称“金刚座”。原为佛像的底座。六朝时期,随佛教的传入而流行,用于神龛、坛、台、塔、幢以及等级较尊贵的建筑物作为基座。座身由许多凹凸、宽窄不一的水平线脚组成,雕有各种纹样图案,如卷草、莲瓣、掐珠、壸门、动物、云水纹等。其形式,早期流行的是上下出涩中部束腰;唐宋以后上下叠涩增多,束腰部分显著增高。清代官式须弥座则成一定制,座身雕饰随用途不同或雅素或华丽,颇多变化。 出处:美术卷 • 建筑艺术 • 名词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