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校
词条 | 武夷书院 |
释义 | 武夷书院 武夷书院 原称“武夷精舍”,后改“紫阳书院”。原址在福建武夷山市隐屏峰下五曲溪旁。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躬画其处”,使弟子具畚锸,集瓦木,相率而成。在此讲学授徒凡六七年。后,其子在、孙鉴相继葺而广之。有仁智堂、隐求室、止宿寮、观善斋、寒栖楼、晚对亭、铁笛亭等。景定二年(1261年),林天瑞创古心堂,设山长。改名“紫阳书院”。元至正间毁于兵。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朱熹八世孙朱洵、朱澍各出家资重建。后为朱文公祠。正德十三年(1518年),知县王和辟地重修,匾曰“武夷书院”。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巡抚张仲举重建,知府刘芳标其门曰“紫阳书院”。现仅存止宿寮和隐求室等部分遗迹。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学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