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对现代社会注重消费形态的一种判断。认为消费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体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样式和特征,消费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经济、社会、政治、心理和文化现象。消费既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也是资本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领域。消费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通过消费进行“身份和意义”的建构、趣味区分、文化分类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等过程,成为消费社会的重要社会功能。消费社会是一面“镜子”,不但反映出现代经济体系的运行机制,也映射出文化过程和社会生活所隐含的诸多“秘密”,体现出消费生活方式、消费文化对社会机制、社会运行模式以及人类心灵的塑造作用。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1970年出版《消费社会》一书,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已由商品化阶段转入“消费社会”阶段。消费社会是一个什么都可以出售的地方,不仅所有的商品都变成了符号,而且所有的符号也都是商品,符号、商品与文化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当代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存在三种类型:(1)应用社会学研究,注重消费对现代社会构造和运行的影响;(2)消费的生产研究,注重“消费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重要性;(3)消费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认为,消费是联结经济与文化的社会活动,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接点。西方消费社会理论揭示出消费是建构现代社会结构的重要力量,但通过消费建立人际、人与商品的关系是一种“虚假的自由”,人以“自由消费”或者“消费革命”的形式,显示出资本社会对于人类的绝对控制,消费异化是马克思劳动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世界化的必然结果。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分支 • 消费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