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机构、组织 • 组织
词条 | 淮军 |
释义 | 淮军 淮军 清末重要武装政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因以淮南地主团练为基础,将领士兵多系安徽人,故名。1853年(咸丰三年)李鸿章在安徽合肥参与办团练,被太平军击败。1861年在曾国藩支持下,以团练为基础,据湘军章程编练淮军约七千人。次年(同治元年)调赴上海,勾结外国侵略者镇压太平天囯。1865年全军达六七万人,成为镇压捻军的主力。雇佣英、法军官,配备洋枪洋炮,采用西法训练。主要将领有张树声、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吴长庆、丁汝昌、叶志超、聂士成等。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中,淮军在广西战败,张树声、潘鼎新被革职。中日甲午战争时,丁汝昌指挥的北洋海军和叶志超、卫汝贵统率的陆军均战败,势力渐为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取代。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机构、组织 • 组织 淮军 晚清李鸿章组建的封建武装。以安徽地主团练为基础,将领士兵多系安徽人,故名。后成为清王朝的重要武装力量。1861年李鸿章以湘军章程编练淮军,成为镇压太平军、捻军的主力之一。该军雇佣英法军官,配备洋枪炮,参用西法训练。其主要将领张树声、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吴长庆、丁汝昌等皆担任地方军、政要职。 出处:军事卷 • 中国历史上的军事著作 • 军队和武职名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