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人 物
词条 | 苏曼殊 |
释义 | 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 中国佛教僧人,文学家。原名戬(一说始名宗之助),字子穀,后改玄瑛,小字三郎,法名博经,别号曼殊,原籍广东香山(今中山)。父在日本经营茶业,生母为日本人。生于日本横滨,6岁回国。20岁披剃于广州长寿寺,诣雷峰海音寺受具足戒,嗣曹洞衣钵。曾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并历游暹罗(今泰国)、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诸文。曾任金陵刻经处祇洹精舍讲师等。南社成员。现存主要著作有《文学因缘》、《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焚剑记》等。有《苏曼殊全集》。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人 物 苏曼殊(1884—1918) 清末民国初文学家。初名戬,改名玄瑛,字子穀。后为僧,号曼殊,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生于日本横滨。六岁回广东。十九岁入日本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在日本参加兴中会活动。二十岁回国,投身推翻清朝的革命。一度出家为僧。后常往来上海、杭州,日本东京、长崎及南洋爪哇等地。曾在安庆高等学堂等校任教。工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诸文。常在报刊发表自撰及翻译作品。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为南社社员。其诗多感伤情调。小说运用浅近文言,描写爱情故事,颇细腻生动。有小说《断鸿零雁记》、《天涯红泪记》、《绛纱记》、《碎簪记》及《燕子龛诗》等,译有雨果小说《惨世界》(与陈独秀合译)及雪莱、拜伦等的一些诗作,合为《苏曼殊全集》。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清代作家 苏曼殊(1884—1918) 清末民初文学家。初名戬,改名玄瑛,字子穀。后为僧,号曼殊。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母为日本人,生于横滨,长期往返于中日之间,曾入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后漫游南洋各地。工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诸文。曾任报刊编辑、翻译及安庆高等学堂教职,常在报刊发表创作和译作。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为南社成员。民国成立后,发表宣言,反对袁世凯称帝。其诗擅长七绝,多表现感伤情调,有《燕子龛诗》。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碎簪记》等。译著不仅有汉译英,还有英译汉。柳亚子等合其自著和译作,编为《苏曼殊全集》。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