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词条 | 张雪门 |
释义 | 张雪门 张雪门(1891—1973) 中国教育家。原名显烈,字承哉。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中学(现为宁波一中)。早年在家乡创办幼稚园和幼稚师范学校。1920年受聘北京孔德学校小学部主任,后主办孔德学校幼稚师范。1924年入学北京大学教育系,研究现代西方幼儿教育理论。1930年应香山慈幼院院长熊希龄邀,办北平幼稚师范学校,任校长,并编辑幼稚师范丛书。1938年幼稚师范于广西成立,并成立慈幼院广西分院,幼稚师范后又迁往重庆,又先后创办四个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实验。1946年回北平复任香山慈幼院副院长,意欲恢复北平幼稚师范。同年赴台湾,创办省立育幼院并任院长,建起包括育婴院、幼稚园、小学在内的完整儿童保育机构。1957年因病离任。最初主张幼儿教育目的为“满足个体需要”,反对将幼儿教育作为“预备将来”的教育,后来批判培植士大夫、宗教本位和儿童本位的幼儿教育,提出以改造民族为目的的幼儿教育,主张对幼儿加强民族意识和爱国观念教育,培养吃苦耐劳习惯和自觉、自动、自治能力。倡导与大众生活紧密联系并为大多数服务的幼儿教育。认为儿童生活经验是一个整体,强调儿童直接经验对于学习的意义,主张幼儿教育阶段偏重个体发展,以之为幼儿园课程编制的指导原则。倡导“行为课程”,以“行为”(行动、活动、做)为幼儿园教学的核心,强调“在做中学”,在生活中学。著有《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幼稚教育新论》、《幼稚园行为课程》等。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