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秦汉宫苑名。《汉书·元帝纪》:“水衡禁囿,宜春下苑。”颜师古注:“宜春下苑即今京城东南隅曲江池是。”
❸台名。在江西省宜春市东南,与附近之仙女台、凤凰台、湖冈台、化成台合称宜春五台,为游览胜地。
❹帖子名。古时立春日书“宜春”字样贴于门楣,以取迎新之意,谓之宜春帖。见《荆楚岁时记》。
❺院名,唐时歌妓入宫,居宜春院。
出处:语词卷 • Y • yí • 宜
词条 | 宜春 |
释义 | 宜春 宜春(yí chūn) ❶古宫殿名。《三辅黄图·甘泉宫》:“宜春宫本秦之离宫,在长安城东南杜县东近下杜。” ❷秦汉宫苑名。《汉书·元帝纪》:“水衡禁囿,宜春下苑。”颜师古注:“宜春下苑即今京城东南隅曲江池是。” ❸台名。在江西省宜春市东南,与附近之仙女台、凤凰台、湖冈台、化成台合称宜春五台,为游览胜地。 ❹帖子名。古时立春日书“宜春”字样贴于门楣,以取迎新之意,谓之宜春帖。见《荆楚岁时记》。 ❺院名,唐时歌妓入宫,居宜春院。 出处:语词卷 • Y • yí • 宜 宜春 市名。在江西省西部、袁水沿岸,邻接湖南省。面积1.87万平方千米。人口559万(2010年)。辖袁州区和奉新、万载、上高、宜丰、靖安、铜鼓六县,代管丰城、高安、樟树三市。市人民政府驻袁州区。西汉置宜春县,西晋改宜阳县,隋复改宜春县。以宜春水得名。唐以后曾为袁州及袁州路、府治。1979年析宜春县城区设市。1985年宜春县撤销并入。2000年升设地级市,原县级宜春市改置袁州区。地处九岭山区,赣江及支流袁水、锦江流贯。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林产有稻、甘薯、苎麻、油菜籽、油茶及木材、竹等,并以产夏布、花炮、漆器、松花皮蛋著名。工业有机械、电子、化学、食品等。沪昆、京九铁路和沪昆高速公路经此。民航有明月山机场。名胜古迹有宜春台、鼓楼、化成岩、酌江洞、慈化寺、仰山墓塔群和凤凰山森林公园。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政区地理 • 江西省 • 省、市、县(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